查看原文
其他

“唱戏尽力去学某一派,是一件最错的事”

张笑侠 梨園雜志 2022-07-30

 更多精彩 点击上方蓝字"梨園雜志"↑免费订阅

 

 现在的伶人,无论是那一工,全要讲究“派”,唱老生的不是“谭派”就是“余派”,或者是“马派”,还有“言派”、“高派”,唱武生的必说“杨派”,唱青衣必说“梅派”、“程派”、“尚派”,唱花旦的必说“荀派”、“小派”,唱老旦的必说“龚派”……


《六五花洞》右至左为荀慧生、程砚秋、梅兰芳、尚小云、小翠花、王幼卿


 还有其他各角,必要在头上安上一个某派某派,好像是不这样不能红,同时以某派标榜的,就尽力的去学某一派,我以为这是一件最错的事。我敢下一句断语,无论是谁,打算学一个人,是一件最难的事,就是有多大聪明也学不好。

 

 前些年陈丽芳学程砚秋,总算学的不错了,其实他的嗓子本来很好,自从一学程砚秋把嗓子学的反不大好听了,这是何苦?


陈丽芳之《骂殿》

 

 梁益鸣学马连良,真正马连良的好处没有学到,首先把他的大舌头学会了,可以说是白费心机!


 我的主张是这样,你自己对于唱腔、字音、身段种种下一番功夫去研究,某人的某处好,就学某人的某处,也不必非学得跟某人一样不可。第一你要知道,他是他,你是你,他是他的嗓子,你是你的嗓子,他与你的声音不同,你又如何能学他,就是你非要学他不可,也不过是白用心,费力不讨好!

 

 再者说你学马连良,最大限度你也就是到了马连良的下边为止,绝不能学马的反比真马高一等,恐怕没有这个道理吧?不但是学马连良如此,学谁也是一样!


马连良、张君秋之《摘缨会》

 

 假如你要是按部就班的去用功研究真实的艺术,随着自己的嗓子去运用,这就是“性相近,习相远”,按自己嗓音的高低去研究,是容易讨好而又快的。


 本来你的嗓子跟他的不一样,你非学他不可,当然就绕远了,巧了不但学不好,反把自己的长处给闹没有了,岂不可惜。

 

 我自从十九岁研究旧剧,这些年就不懂得学谁,就知道顺着我自己的嗓子去唱,怎样好听怎样唱着不难受就得。

 

 我认为我这个办法,比学谁全强,又能够发挥自己的本能,又不自暴自弃。你说你是“马派”,我又何独不能成为“张派”呢?什么事也是一样,要顺着自己的环境去做,不要打鸭子上架,我看这是再好没有了。

 

 (《戏世界》1948年第374期)


- 历史推荐 -


“现在怎么没有李少春这样的人才了?”

谈《捉放曹》:吕伯奢一定要亲自沽酒吗?

郑逸梅:上海舞台的旧戏单

唱戏咬字收音有哪些方法和讲究?

俞振飞:昆曲盛衰与提倡之必要

张伯驹:我从余叔岩先生研究戏剧的回忆

齐如山:从新旧写真说到柳迎春

讨伐现在的票房和票友(1936年)

京剧的妙处:“只可意会,不能言传”

从昆曲说起:“昆曲是中国最烦难的戏曲”

昆曲种种:昆曲播音、昆曲画册与昆曲姻缘

说“少儿不宜”:儿童究竟适合看什么样的戏?

徐訏:“梅兰芳去世后,京剧的寿命从此结束了”

京剧与社会:“京剧是一种原始的粗鄙的艺术”

吴小如谈京剧现状:究竟是谁在制造泡沫文化?


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

更多梨园旧事get√

光风霁月的梨园久已被人遗忘的故纸堆中那个

致力于寻找和分享   



怀旧

梨園雜志

微信号:liyuanzazhi

今日头条:梨園雜志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